|
看过杜拉斯几乎所有的书,不敢说评论,说说感受而已。
总体上说杜拉斯的写作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比较倾向于传统小说,记叙描写环境场景比较多。第二部分小说不再着意于讲述具体的故事,情节明显趋于淡化。第三部分则更为简洁,甚至于看上去像是一些对话录
有一些评论认为传统意义上的那些小说类似于杜拉斯本人的自传,我无从知晓。我觉得那些婉转绵延的长句表明了环境对她的影响。如果读过莫利亚克,就会觉得两人的作品有些相似,这不是什么坏处。直到《劳尔的劫持》(译法直到现在还有争议),这部作品其实很晦涩不太容易看得透彻,其内部引申的东西好像100个人有120种看法。所以据说雅克.拉康也拿这本书说事。
我个人觉得杜拉斯的书(尤其是晚期作品)很压抑,作者在试图用最为平常的方式(简单的对话)带给读者一种最大程度上的压抑。这里我不得不插进另一个“作家”--安妮宝贝,安妮宝贝的书据我看来很大程度上抄袭杜拉斯的风格,只不过文风上安妮同志选择了数量较大的描写,而杜拉斯则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对话”。所以看安妮宝贝的文章,一看就能看明白,因为环境已经帮你熟悉了作者的用意,你只需要跳进去看字就可以了(本人不喜欢安妮宝贝的书,但是决没有诋毁和歧视的意思)。
与安妮宝贝不同的是杜拉斯选择了最简单的方式,杜拉斯要你读(而不是看),要你用心读。如果不能安静下来花个3-4个小时,还是不必打开了,免得浪费时间还要重来。正是这样的方式决定了杜拉斯作品的特性,其实她渴望读者一起来把故事进行下去。爱的主题,挣扎的主线是杜拉斯早就定好了的,关键就看你怎么去享受(说承受可能更合适)这种压抑,杜拉斯把这种权利给了读者,其实她太聪明了,任何的描写和人的想象是无法匹敌的,多一字可能画蛇添足,少一笔则可能气氛全无。交给读者去想象,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但杜拉斯也不是一个偷懒的人,你可以从角色的对话中体会那种挣扎,而她习惯的双线结构也能使读者从另一个层面进入其文章的精神主体。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境遇、同样的结果也正说明了人生有些东西归根结底是一样的--人们应该选择接受,选择坚强,也许这是一种无奈,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希望呢?
写到这本应结束,但我还想引述译者刘云虹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杜拉斯的作品无论结构还是立意都值得用心地反复体味,人生与爱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哪怕有几行艰涩的文字,哪怕有几番痛楚的经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