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之家.十七岁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6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讯] 中国是“园林之母”的提出者——欧内斯特·威尔逊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8 20:3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福琼认为,中国是一个花的国度,在他之后的欧内斯特·威尔逊(Enest Wilson,1876—1900),又提出中国是“园林之母”的论断。

中国的国门打开后,西方的众多植物学家开始对中国的植物着迷,这过程中,有三个人可以称作这群人的先锋。

1862年,法国传教士阿贝·让·阿尔芒·大卫(1826—1900)在给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采集植物标本的过程中,曾于四川和西藏交界处的宝兴发现了一棵树,这棵树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1847年他从中国带回引人注目地250种新植物和新发现的10种植物属类,尽管这些植物后来并没有全部被引进法国,但人们因此断定中国大陆存在着极其丰富的植物群。大卫也是第一位在野外观察大熊猫的西方人。

大卫归国后,他的工作由传教士让·玛丽·德拉维接手。德拉维在云南东北部呆了10年,不断从辽阔、尚未开发地区送回干燥的植物标本给博物馆,并对当地植物进行了彻底的研究。

第三位是业余植物猎人苏格兰人奥古斯丁·亨利(1857—1930),当时是中国海事海关的助理卫生官员。由于在湖北宜昌的工作很无聊,为了解闷,1882年,他开始采集植物,之后将标本送给邱园。到1899年回国的时候,他已经在中国采集到158000种植物,其中有500多种新植物、25个新的植物属类和一个全新的植物科—茶菱科。


茶菱

在这样的背景下,维奇帝国的负责人哈里·维奇爵士从胡克那里听说中国有巨大丰富的植物,并且知道亨利愿意帮助英国植物猎人,他决定派一位采集人去中国搜集美丽的手帕树(或称鸽子树)。这个任务落到了23岁的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身上。

欧内斯特·威尔逊1876年2月5日出生,在奇平开普顿风景如画的科茨沃尔德山庄长大。他16岁开始在索利哈尔的休伊特苗圃当学徒,后来去了伯明翰植物园。他还曾在伯明翰技术学院求学,学习植物学方面知识,并且获得了植物学皇后奖,这使得他能够在邱园继续学位课程的学习。威尔逊打算成为一名植物学教师,正是他在植物学方面的好学精神,使他成为去中国的合适人选。

威尔逊的首次中国之旅
1849年4月,威尔逊如期登上开往美国的“孔雀”号轮船。 5月6日,他从圣弗兰西斯科出发,奔赴他的目的地—中国。本来他是想先到达云南边陲小镇思茅的,因为能给他提供帮助的亨利正待在那里准备返回英国。谁知,6月3日到达香港时,由于爆发腺鼠疫,他没能进入中国内地,不得不滞留在越南老街,忍受着闷热的天气,面对着时刻可能感染疟疾的危险,度过了7周单调的时光。

后来历经千辛万苦,威尔逊终于到达了思茅。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亨利提供的所谓 “帮助”,仅仅是一张皱巴巴的简陋地图而已。这张比例很小、但却覆盖了方圆518万公顷面积的地图上,只是粗略地标有珙桐树所在的位置。神秘的手帕树在遥远的地方呼唤着威尔逊,他没有气馁,一如既往地出发了。


珙桐(该植物分布于中国中西部,生长于枫树和柏树混合的森林中,1904引入西方)

1900年2月24日,威尔逊到达扬子江边的宜昌,组织起一支探险队伍。除了带着他采集用的设备、科学仪器、食物和医疗补给外,有趣的是,这一行人还另外带了两顶轿子。只不过由于山路崎岖,轿子并没有派上用场,倒是那艘当初为了使逆流而上省力些而掏钱买的船只把他们载到了巴东。随后,他们继续向丘陵地区行走。当他找到亨利地图上所标出的那个地方时,果然看到了那棵漂亮的珙桐树,只是树旁有一间新木屋,显然,这棵树已经有了他的主人,他为此沮丧得整夜无法入睡。此举颇让人费解,或许其时正是中西关系紧张的时刻,中国百姓痛恨洋人,有意抵制他们的科考活动。因为从后来的情况看,威尔逊不过是要采集珙桐树的种子,维奇公司给了他们充足的费用,就是屋主索要种子的金钱,也没有问题。对于此桩公案,只好求诸于方家了。

无可奈何的威尔逊返回了宜昌,无精打采地在附近丘陵地区考察起来。起初,即使是奇特的能够食用的猕猴桃也没能使他高兴起来,直到5月19日,当他穿越了一片茂密的丛林后,赫然发现一株高大的开满花的手帕树兀立在眼前, 威尔逊的情绪才一下子昂扬起来。他这样记述了他眼中的手帕树:“我认为珙桐是北温带植物群中所有树种中最有趣和最漂亮的……花朵和苞片悬垂在那些相当长的花茎上,当微风吹拂时,它们就像飞舞在树上的大蝴蝶。”

威尔逊采集到大量手帕树的肉豆蔻形状的种子后,才带着愉快的心情将注意力转移到四周其它的植物。就在同一区域里,他又找到了上百种树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包括血皮槭、五裂槭、巴山冷杉、红桦、毛莨科植物小木通、尖叶山茶和虎耳草科植物鬼灯檠等。


小木通(该植物发源于中国中部,生长于樱桃树和枫树混合的丛林中,1900年引入西方。)


鬼灯檠


血皮槭(该植物分布于中国的云南到四川西部、贵州、甘肃,生长于60—2400米海拔高度的低矮灌木从中和河岸边,1901年引入西方。)

将采集到的植物精心包装寄送出去后,威尔逊启程回国,于1902年4月回到英格兰。眼见有一些新的植物品种可以卖上好价钱了,哈里·维奇十分高兴,因此他送了一块镶金的手表给威尔逊,以表示对他业绩的嘉奖。

好事多磨,维奇还没有兴奋几天,就获知了一个坏的消息:早在1897年,法国人保罗·纪尧姆·法吉斯已经将光叶珙桐的种子带回巴黎,其中一支业已发芽。而就在人们否定威尔逊是该树种“第一个引进者”时,更糟糕的情形发生了:威尔逊采集的种子没有在维奇苗圃发芽。原来,维奇不知道,这种树种需要一段冷热转换期(最长要18个月)才能出芽。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人们精心的照料下,种子最终破土而出,上千株幼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这时,威尔逊首次出行才彻底地大放光彩。

新婚别离
1902年,威尔逊和海伦·甘德顿结婚。新婚不久,威尔逊和维奇公司再次签约,去西藏高原寻找黄色的罂粟科植物—全缘叶绿绒蒿。 1903年1月23日,这个刚毅的年青人告别了蜜月中的娇妻,踏上了为期两年的中国之行。

威尔逊到上海后,招募了一批帮手,买了一艘船,用他妻子昵称埃伦娜作为船名。接着,他沿江逆流而上,到了宜昌。壮丽的长江三峡不单单以它奇异的景色让他惊喜不已,也以它的急流险滩和变幻莫测使他胆颤心惊。当威尔逊的船快要航行到叶潭的时候,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就在他们努力将船拖到水流较缓慢的地带时,却惊恐地发现,他们前方的3艘船先后撞在凹凸不平的岩石上,船身摔得粉碎,船员们全都葬身于激流中。全船的人都被这种景象吓呆了,为了缓解船上高度紧张的情绪,船长按照老规矩,开始祈祷,接着举杯祝酒,燃放拜神的爆竹,从船头向河里浇洒酒和米,点燃线香和蜡烛,烧纸钱—总而言之,每一个能安抚水龙王的细节都做到了。也许是船长的祈祷见效了,再加上100多人的共同努力,他们终于用竹绳将船拖进险滩旁一处平静的水域。危险稍过,威尔逊回过头,看到后面的那艘船也翻了,他眼睁睁地看着两个人被冲走,不由得为自己而庆幸。但是,没想到几天后,好运不再,一艘小船在急流中撞到了“埃伦娜”号,致使船上的一个船员落水淹死,船锚也滑落水中,使得船在经过一个旋涡时差点倾翻,大家齐心协力,好不容易才将船稳住。

6月中旬,威尔逊到达乐山,在常年雨水不断的瓦山考察。收集了200种植物后,他又穿过汉源潮湿的深山峡谷,向位于西藏附近的康定山区进发,希望能找到黄色的罂粟花。在经过了3个星期的艰苦旅程后,威尔逊于1903年7月14日到达康定地区一个尘土飞扬的小镇。休息了两天后,他又沿着拉萨公路朝西挺进。过了海拔3000千米的亚扎关口后,他除了饱受高原反应带来的痛苦外,还要忍耐一间间漏雨的小客栈里人与鸡同室而眠带来的那臭气熏天的气味。

不过,老天并没有一味地亏待他。当清晨的阳光普照大地,山风中摇曳一片金黄,朝着一步步走来的威尔逊展示着迷人的美丽,那轻薄如纸的花朵,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全缘叶绿绒蒿。


全缘叶绿绒蒿

随之而后,他好运连连,先是第一次找到引种后轰动一时的帝王百合,又在3500千米高裸露的山脊上找到大量娇贵的红花绿绒蒿,此时他的体重减少了20公斤之多。

1904年5月和6月,威尔逊再次去康定,在那儿发现了川西绿绒蒿、紫点杓兰、西藏杓兰和许多高山植物。11月,他又在乐山附近找到了可爱的双盾木。1905年3月,他回到英国,带回了510种树种和2400种植物标本。哈里爵士送给他镶嵌41颗钻石的金徽章,以示对他努力的奖赏。


双盾木


紫点杓兰

“中国的威尔逊”
1905—1906年的冬天,美国波士顿阿诺德植物园园主查尔斯·萨金特拜会了威尔逊,想邀请他与事。威尔逊起初并不感兴趣,他想留在家中陪伴怀孕的妻子,最终他还是在丰厚的报酬前让步了—两年的考察期内每年可拿到750英镑,回不列颠后,能拥有阿诺德植物园的职位。

1906年5月21日,威尔逊的女儿穆里尔·普里姆罗斯(含“报春花”之意)出生。但他能够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光并不多,到了秋天,他就开始为来年4月的宜昌之行做准备。萨特金很有先见之明,他坚持让威尔逊带相机,并且慷慨地表示,为搬运相机而导致的额外开支“无关紧要”。 威尔逊还真有摄影天赋,他用桑德森标准型的胶片拍摄当地的人物和风景,这些照片以后成为极具史料价值的文物。


报春花

带着萨特金给他的指示—搜集中国木本植物的知识,并且更多地引进容易栽培的植物,威尔逊开始了他的第三次前往中国的科考活动。

1907年2月26日,威尔逊到了宜昌。这次他仍旧买了艘船,命名为“哈佛号”,开始招募船员,结果前几次跟随他的人又专门来为他助一臂之力。遗憾的是这次旅行没有以往那么愉快。开初一切正常,威尔逊整个夏天都在江西庐山采集植物,他发现了像百合似的荞麦叶大百合。但在9月,他染上了疟疾,整个冬天都在调养,“哈佛号”的检修也使他不能一开春就投入工作。

1908年的初夏,他来到四川西部繁华的城市成都。威尔逊醉心于这里的寺庙和天井花园,这里面都种满了经过精心栽培的植物。他在这些植物里发现了两株漂亮的紫薇,它们被修剪成 8米高、4米宽的扇子形状,据说有200年历史,这是他见过的同类植物中最好看的标本。冬季来临了,他把搜集到的植物从宜昌寄回英国,为了省钱,在托运18237株百合茎时,没有用泥包裹,结果95‰的球茎在运输途中都烂了。11月,中国民间传言皇帝和皇后驾崩,威尔逊担心中国会陷入无政府状态。更令他懊恼的是,就在此时,萨特金和他以前的雇主哈里·维奇爵士联合起来,在没有同他商量的情况下,另派植物猎人威廉·朴顿到中国。尽管如此,威尔逊还是在1909年和朴顿在北京见了面,并无私地和朴顿分享自己在中国采集植物标本的经验。4月25日,他把照片底片寄回伦敦,并把搜集到的数量惊人的标本寄到波士顿,包括三峡槭、圆叶玉兰、一种山茱萸等。


紫薇(杨万里赞她“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半年花”;王十朋咏紫薇“盛夏绿遮眼,此树满堂红”。)


圆叶玉兰(该植物产于中国四川西北部,生长在海拔2000—2600米高的森林和灌木林中,1908年引入西方。)


山茱萸

回到欧洲后,萨特金履行了他的诺言,给了威尔逊临时职位—负责植物收藏的管理工作。1909年9月21日,威尔逊全家离开英国,前往波士顿。使他非常骄傲的是,他在波士顿已小有名气,而且属于极其稀缺人才,他被人们称为“中国的威尔逊”。

第四次中国之行
萨特金知道威尔逊的价值,所以再次说服他第四次前往中国,重新收集松树种子和帝王百合球茎。在征得妻子的同意下,威尔逊这次选择陆路,经俄罗斯,于1910年6月1日,又一次到了他生命中极为重要的地方—宜昌。

如今,他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探险家了。因此,无须花太多时间,他就和一行人启程到湖北西北部的偏远地区。路上,经过的峡谷布满川鄂爬山虎,森林里混杂着橡树、松树和开花灌木。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里,威尔逊惊讶地看到人造梯田爬满陡峭的山坡。当然,村庄的肮脏、污水横流也与他理想中的乡村景象大相径庭,所以他很快就失望地离开了。几天后,他们来到了羌平寨,在与当地人友好相处中,他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第二天早上,他们登上了村子边上的一座叫万台山的石灰岩山顶。尽管穿越满是山毛榉和鸽子树的森林异常艰难,他们的付出还是值得的,这一路采集了40个标本,最让人开心的是,他们在峰顶采集到了稀有的紫丁香。

在回来的时候,威尔逊发现了一种“呈耳朵型凝胶状的”黑木耳,这是当地人在橡胶原木上培植出的美味佳肴,但他并不这么认为,因为那些木耳害得他肚子疼了一个晚上。

6月初,威尔逊考察了两个小村落,一个叫里尔口,它周围茂盛的枇杷叶荚蒾那长长的布满皱纹的叶子使他流连忘返。另一个是他毕生都不会忘记的名字梢坪澈,这个村子坐落在光秃秃、棱角分明的1500—1800米高的群山中,偏僻、荒凉,笼罩在村庄上空的凄凉和恐惧摄人魂魄。

7—8月,威尔逊一行又走过几个地方,他们承受了人们诸多好奇的目光,而在上盘镇,他们又深为那世外桃源般的景色而陶醉:

挨着山谷的上盘镇四周环绕着一片片金黄色的稻谷,清澈见底的岷溪从村子中间蜿蜒流过。田野里,穿着精致的民族服装的农民正忙着收割,粗犷、健康、美妙的歌声和爽朗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劳作图。在湛蓝色的天空下,整个村庄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中……使我们所有人都感到心情愉快。

8月末,他们进入了干旱的岷山山谷,这里夏天酷热,冬天寒冷,而且一旦遇到突如其来的大风暴,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将寸步难行。威尔逊看到山石上用中国字刻着“警惕山崩”,这条狭窄的山路是松潘的交通要道。在这儿,他们发现了成片的帝王百合花。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跋涉,威尔逊在这里建立了营地,并开始在地图上标记找到6000多球茎的地方—这些球茎将会在10月装运回国。9月3日,他们撤离了营地,威尔逊虽劳累,仍高兴地坐上轿子沿着山路离开,以此来庆祝自己的成功。但是,不幸发生了。一直走在前面的狗突然不摇尾巴了,受惊地向前猛跑,紧接着,一块小石头掉到小路上并弹落到下面90米深的河里,威尔逊立即命令轿夫放下轿子,两个轿夫惊慌地向前跑去,他试图跟上他们,刚一起身,一块大石头就砸到轿子的椅子上,然后猛地掉进河中。他大吃一惊,不要命地往前跑,有东西从他头顶飞过,一闪身,太阳帽被刮走了,只要再跑几步就可以躲到山岩下了。这时,他感觉好像有一根热铁丝从腿部穿过,不由得摔倒在地。当他再想要跳起身时,右腿已经不听使唤了。他只好爬着到悬崖下有遮掩的地方—那里,两个饱受惊吓的脚夫正卷缩成一团。

威尔逊的腿两处骨折,肌肉撕裂,血流不止,石头还削去了他的靴子末端和大脚趾甲。尽管疼痛难忍,但威尔逊依然头脑清醒地指挥他们用照相机的三脚架做夹板以固定骨折的腿。他无助地躺在地上,一群骡子没有找到路,从他身上跨过去,幸好没有踩到他。

威尔逊被抬上另一顶轿子,3天后,他们到达成都,他的腿已经感染,眼看就要截肢了。幸运的是,戴维森这位高明的外科医生刚好在成都,他的腿总算保住了。3个月后,他才能勉强借着拐杖痛苦地走几步路。虽然这样,他那忠诚的团队还是凭借丰富的经验为他采集了一些可爱的植物品种,包括岷江冷杉、鳞皮冷杉、地锦槭和一种漂亮的竹子,他以女儿的名字把它命名为穆里尔,即现在的神农箭竹,他们还成功地把百合球茎包上土,然后打包寄出去。


南天竹

一能下地走路,威尔逊就把5万个植物标本和1285袋种子(朴顿在同样的时间里只寄了304袋)寄给萨金特。经过分类辨别,这批标本共包含了4个新的植物属、382个新种类和323个中国木本植物的新变种。

1911年3月,威尔逊回到英国。萨特金在美国替他物色了一份工作。上任之前,他又做了腿部手术。腿被重新打断再接回去,虽然愈合得很好,可从此落下了右腿比左腿短的毛病,走路一瘸一拐的,不得不穿上特制的鞋子垫高右脚。

在波士顿,威尔逊花了两年半的时间制作植物标本,撰写了《游历中国西部的博物学家》一书,1913年出版。同年晚些时候,萨特金再次说服他以阿诺德植物园的名义进行植物采集探险。因为他有残疾的腿,他不可能再进行艰苦的探险,所以萨特金建议他到日本长期工作,重点研究松树和樱桃树。威尔逊同意了,举家前往日本。因此,他的夫人也就成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妻子的身份陪同植物猎人进行科考的人。

日本之行
1914年2月3日,威尔逊全家到了日本,前后用一年时间探索森林、为植物拍照和调查日本的植物园。他搜集了200种植物标本,拍了600多张照片。1915年返回波士顿,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他的腿伤使他因祸得福,免受征役之苦。这期间,他出版了两本书,一是关于日本樱花,另一本的主题是松树。

1917年1月,威尔逊和家人开始了他第六次以植物猎人的身份进行的旅程,目的地还是日本,其间,他还到了朝鲜半岛和台湾,在台湾,他发现了全东亚最高的树—台湾杉和台湾百合。

1917年4月,他返回日本。在九州岛的久留米市,他看到了250种已命名的、收藏了一个多世纪的杜鹃花标本。当他接受邀请,来到两个权威专家的植物园时,他惊呆了;同时,他意识到美国和欧洲的园艺爱好者对这样的美一无所知。这里大部分植物都被整枝变小了,每棵都是0.5米高,上面是平的或凹的0.6米左右的花冠—这是日本园丁耐心和技巧的展示。每朵花的直径大概有1—2厘米大,繁盛的花朵把叶子全部给遮住了,他们有些含苞怒放,有些羞羞答答,有些激情四射。接着,威尔逊登上了神圣的雾岛山,看到了北九州杜鹃,还有山杜鹃和一些其它的杂交品种。他发现这些奇妙的植物后来被当作久留米杂交种类的母体,这也是威尔逊多年采集生涯的一个高潮,他满怀深情地写道:“能够把这些高贵的黄花闺女介绍到北美东部的花园,我感到无上的自豪。”


蜀桧


麻叶绣球

1919年3月,在考察了未被完全了解的朝鲜半岛的大部分植物群落后,威尔逊满足地回到阿诺德植物园。他那装满植物和种子的板条箱里,就有久留米杜鹃。当他得到阿诺德植物园主管助理的职位后,全家定居波士顿。他以植物园的名义做了两年推广旅行,又撰写了几本书,其中最好的当数《植物采集—轰鸣的烟雾》。他还经常向英国的《园艺编年史》、《阿诺德植物园杂志》和美国的《园艺》投稿。

1927年,萨金特去世,威尔逊继承其位,1930年10月15日,他和妻子去看望刚结婚的女儿,回来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双双离开人世。这位有远见卓识、充满激情、具有博爱精神的植物猎人过早地永别了他心爱的事业,实在令人遗憾。

威尔逊一生引进了1000多种新的植物,几乎没有哪个植物园没有种植他引进的植物。他在工作中,找到了快乐和大美。他说:

我的一些朋友说:“当你在地球偏远的角落里艰难跋涉的时候,你一定经历了不少痛苦。”是的,我经历了痛苦,但这算不了什么,因为我住的是无边无际的自然殿堂,而且我深深地陶醉其中。步行于热带或温带森林里、看着比哥特式圆柱还要庄严的树干、穿过比任何人造屋顶要丰富多彩的树叶天篷、感受心旷神怡的清凉、听着小溪潺潺的流水奏出的美妙音乐、闻着大地母亲泥土的气息和空气中弥漫着的鲜花的芳香—有这样的回报还有什么辛苦可言?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感激博物学家威尔逊。他对中国园林花卉在世界的地位作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他说:

“许多原先称为印度或毛里求斯的杜鹃的花及其它许多美丽的鲜花,其实原产于中国。诚然,我们已经改良和发展了大部分引进的植物,以致难以识别它们的本来面目。确实,中国现在需要从我们这里寻求新培育出来的类型和品种;但倘若没有早先从华来的舶来品,我们的园林和相关的花卉资源今天将会是何等可怜!”

这就是“中国—园林之母”论断的由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3-8 20:46:53 | 只看该作者
世界就是在交流中进步的,而战争也是交流的一种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3-16 11:58:0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园林之母”,无论是建筑还是植物。自豪自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纪录片之家

GMT+8, 2024-11-2 06:20 , Processed in 0.05923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