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之家.十七岁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9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讯] 朴次茅斯一日 英国海军从这里起锚 Maritima Britannica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3 10:0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找到一篇文章, 省得我打字了, 作者介紹的比我先前逛的還多.
圖也可以省略了, 作者都把官網出來了那裡的介紹, 圖片更多.
註, 這是集合幾篇文章而成
------------------------------------------------------------------------------------------

英国著名的港口城市,位于伦敦西南70英里,人口17万。从1415年起英王亨利五世创建海军时的小港。此后不断扩建成为英国海军的基地和造船所。Portsmouth 是英国征服世界的最初,微不足道的皇家海军还是从这里起锚,包括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和后来击败拿破仑和西班牙的联合海军,还有敦刻尔克大撤退和诺曼底登陆都是在这里集结。总之也是从这里,英国人开始了改变世界秩序的脚步。

其实不只是英国海军从这里,甚至连中国近代海军的主力,李鸿章最初专门用于防御台湾和澎湖,后来因为出于拱为京畿的战略而成为甲午海战的主力“致远”和“靖远”,也是挂着龙旗,由邓世昌在内的海军军人驾驶,从这里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经过香港和台湾海峡,抵达威海。

为什么值得来这里,因为这里生活过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力的人物,先列举几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人物:

納爾遜(Horatio Nelson)是世界海军名将,并在毕生最后一役: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用他发明的旗语打出著名的命令“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最终击败了强大的西班牙法国联合舰队,他自己也因为一线指挥被法国冷枪击中脊柱身亡,死后被葬于英国圣保罗大教堂。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 1812年生于这里,后来成为维多利亚时期最著名的小说家。代表作有《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雾都孤儿》,《尼古拉斯·尼克贝》,《圣诞颂歌》,《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和《双城记》等等,这些作品通过翻译介绍到中国,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小说。除了作为作家而享誉世界以外,他还亲自参加了很多公众朗读,话剧和舞台剧的创作和演出。《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雾都孤儿》还有《艰难时世》都反映了他拮据动荡的一生和那个时代下层民众的生活,成为我们了解维多利亚时代和他本人一生的良好教材。他死后被安葬在泰晤士河畔的西敏寺诗人角落,和乔叟为伴。

柯南·道爾 (Arthur Conan Doyle)塑造杀死并复活了著名侦探小说人物福尔摩斯,而他也正是在朴次茅斯的Southsea开始进行创作的,而且他曾经是朴次茅斯业余俱乐部的门将。

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是英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十一部小说中都包含以朴次茅斯为背景的人物。他1865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第一次回到英格兰就是乘坐P&O到达朴次茅斯。他曾经游历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缅甸,日本,美国,最后横渡大西洋回到英国。他也是第一个来到西藏和中国内地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今天政治学上的“大博弈”概念,也就是世界列强全球角力,最初就是来自他的间谍小说Kim中的一句话:“Now I shall go far and far into the North, playing the Great Game.”他最后和狄更斯还有哈迪一样,被葬于西敏寺。

在这里生活过其它人物还包括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撒切尔夫人的前任卡拉汉男爵等等等等。

来自伦敦的大巴不多时就到了Solent河边,顺着河很快就能看到海边的桅杆。院墙的里面,就是朴次茅斯军港遗址(HMNB Portsmouth:Historic Ships and the Naval Dockyard)

------------------------------------------------------------------------------------------

朴次茅斯的景点比较集中,且没有地形起伏,徒步毫无问题

此外,骑自行车也是很好的一种选择,从这里,还可以坐渡轮前往自行车运动的天堂怀特岛(Isle of White)http://www.wightlink.co.uk/


Portsmouth Historical Dockyard

朴次茅斯军港的几乎所有景点,都包含在所谓的老军港遗址内(Portsmouth Historical Dockyard)内。

票价比较复杂,而且最近几年价格和规则一直在变。
现在的通票有普通类和返税类,其中英国纳税人购买返税类可以在年终报税时抵消所得税。没有学生票,只有60岁以上的老年票。
如果不想看所有的景点,也可以单独买门票,详细价格:
http://www.historicdockyard.co.uk/tickets/

这里的主要的景点是英国海军的三艘历史船舰,体现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海军生活:

Mary Rose with the Museum http://www.maryrose.org/
玛丽玫瑰这是一艘都铎时代的旗舰,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全舷侧炮的军舰。修建于1509-1510年间,沉没于英法战争当中,上世纪80年代被打捞上来。

HMS Victory
纳尔逊在特拉法加海战中的旗舰,他死于船上。参观的时候需要注意,他虽然早就退出战斗序列,但是仍然属于现役海军的一部分。现时仍然是英国本土舰队总司令部,同时也是反映乔治时代海军生活的博物馆。因此前两年都严禁照相,现在由于旅客抱怨规定过于教条,所以可以照相,但是比如在纳尔逊战死的画面前,还是不得照相。
http://www.hms-victory.com/

HMS Warrior 1860 http://www.hmswarrior.org/
一到朴次茅斯首先能看到的大型帆船一定是它,这是一艘修复蒸汽机时代的“机动帆船”钢体战舰,既有风帆,也有蒸汽机推动。


除了船只以外,还有皇家海军博物馆,讲述海军历史沿革
http://www.royalnavalmuseum.org/

在此范围之外,海军爱好者可能感兴趣的还有:

諾曼底登陸日博物館(D-Day Museum)——內有紀念“霸王行動“的刺繡(Overlord Embroidery)、
http://www.ddaymuseum.co.uk/

皇家海军陆战队博物馆
http://www.royalmarinesmuseum.co.uk/

皇家海军潜艇博物馆
http://www.rnsubmus.co.uk/

Modern Naval Piers

干船坞当中的一艘浅水炮舰,欧洲历史上最早的干船坞,就是建在这里。背景是两艘Duke级

英国皇家海军旗舰,无敌级航空母舰第三艘“皇家方舟”号

著名的英国皇家海军一号船台

Gunwharf Quays& Waterfront

男生来多数是看军港,女生来到朴次茅斯还有另外一条理由。从老城区,穿过铁轨下的一条隧道,就来到Gunwharf-Quays。这里你可以一家连一家血拼,从Cadbury冲到Timberland。这个地方过去是海军舰船停泊的码头(Gun wharf),在英国千年之交的Millenium基建潮当中,码头让位于一个全新的购物区,从近百家各类名牌厂家直销店到几十家餐饮观光一应俱全,成功地实现了城区的转型,竖立起杰出的现代建筑,也为当地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以下略

[ 本帖最后由 adyu 于 2008-9-3 10:1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家元 +10 收起 理由
aeonhades + 10 感谢您的分享哦^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9-3 13:19:35 | 只看该作者


克拉克帆船又译卡瑞克帆船,西班牙语称之为noinclude,为一款15世纪盛行于地中海三桅或四桅帆船.它的特点就是巨大的弧形船尾,以及船首的巨大斜桅.而它在前桅及中桅装配了数张横帆,后侧则配上一面三角帆.
而卡瑞克帆船是欧洲史上第一款用作远洋航行的船舰,這是因为它的庞大体积能夠在汪洋大海中保持稳定;此外,它被划分大量空间,得以摆放足够远洋航行的物資.西班牙和葡萄牙两个海上强权就是在15至16世纪期间使用这种帆船来进行远洋探险,并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殖民地。
       另一种在探险中被广泛使用的船是斜帆的卡拉维尔帆船(caravel),意译为小吨位轻快帆船),或者称作斜帆卡拉维尔。也有不少卡拉维尔帆船安装了横帆,即横帆卡拉维尔。克里斯多弗哥伦布1942年驾驶的两艘船都是横帆卡拉维尔。与克拉克帆船(carrack)相比,卡拉维尔帆船(caravel)船身更矮,吃水更浅。由於克拉克帆船(carrack)庞大而容易摇晃,卡拉维尔帆船(caravel)显然更适合远洋航行,虽然它容量会小一点。
       船正在经历一次巨大的发展。主帆增大了。为了强化帆的下角,在帆脚的中部增加了一排帆脚索。进一步的,一到两张可以拆卸的辅助帆被加到了主帆的底部,当风速太高,这些部分可以拆掉。在克拉克帆船(carrack)的时代末期,有些船在上帆之上又加装了单独的桅杆和帆——顶桅和顶桅帆。
       克拉克帆船(carrack)巨大的上层建筑影响了船帆的操作,使得他们的航行相当有特点:高耸的船楼限制了帆可以使用的区域,同时使得船头很重,在强风中很容易前倾——1545年,Mary Rose号超重行驶时发生过这种事故。在船航行过程中,船楼过高使得风拖着船走,使得下层的帆——主帆和前帆——受风面积减小。

-----------------------------------------
這篇文章說明了Mary Rose 的沉沒之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9-3 13:33:00 | 只看该作者
1765年下水,1778年服役的“胜利”号战列舰是历史上最大,最著名的风帆战列舰之一。它作为英国传奇式的海军司令纳尔逊的旗舰参加了著名的特拉法加大海战,英国人凭此役抵挡住了拿破仑对它的进攻。

全舰由榆木、橡木制成,共耗用2500株优质木材树,相当于60英亩的百年老林。1805年10月,在英法特拉法加大海战中担任英国舰队司令纳尔逊(Nelson)的旗舰,大败法西(班牙)联合舰队。现永久保存于英国朴次茅斯港,是英国当年海上霸权的象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9-3 13:42:57 | 只看该作者
從19世紀中到20 世紀初, 不過短短50 多年, 戰列艦的演進一日千里. 由文章的簡述可以略窺一二.
-----------------------------------------------------
19世纪中叶之后,随着科学技术和造船工业的发展,风帆动力战列舰逐渐让位给蒸汽动力战列舰,战列舰进入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钢铁军舰时代。1849年,法国建造出世界第一艘以蒸汽机为辅助动力装置的战列舰——“拿破仑”号,成为海军蒸汽动力战列舰的先驱。它装有蒸汽机为主动力,但仍挂有作为辅助动力的风帆。1853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奠定了蒸汽装甲战列舰在近代海军舰队中举足轻重的统治地位。1859年,法国建造了排水量5630吨的“光荣”号(Gloire)战列舰。1860年,英国建造了排水量9137吨的“勇士”号(HMS Warrior)战列舰。这两艘军舰外面包覆铁质装甲,被视作世界上最初的两艘蒸汽装甲舰。“勇士”号也挂有辅助的风帆,战舰上的风帆直到20年后才逐渐消失。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美国北方海军的小型装甲炮舰“莫尼特”号(USS Monitor)首次采用了封闭的回旋式炮塔。它与南方邦联海军的“弗吉尼亚”号装甲舰(CSS Virginia)之间发生了首次近代意义上的海上炮战——1862年的汉普敦海战。

1862年,法国建造了第一艘装有旋转炮塔的战列舰“阿尔贝王子”号,由于炮塔式舰炮可向任何方向,排成一线纵队的战列战术似乎过时了,所以在一段时期里装甲舰的称谓取代了战列舰。

1873年,法国建成“蹂躏”号战列舰,该舰已废除使用风帆的传统,成为世界海军史上第一艘纯蒸汽动力战列舰。到19世纪70年代,世界各海军强国的蒸汽装甲战列舰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蒸汽机不仅为军舰提供了推进动力,而且蒸汽还被用于操纵舵系统、锚泊系统、转动装甲炮塔系统、装填弹药、抽水及升降舰载小艇等。大型蒸汽装甲战列舰的排水量达到8000至9000吨,推进功率达到6000至8000匹马力。这时的战列舰在主甲板的中央轴线上或者舰体两侧装配了能做360度全向旋转的装甲炮塔,舰炮也都普遍采用了螺旋膛线,攻击力进一步增强。此时的战列舰大多被称作“铁甲舰”(Ironclad),清朝北洋水师的定远号、镇远号铁甲舰(定远级铁甲舰)可以称作是这一时期的战列舰代表。

1892年,英国人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采用全钢质舰体的战列舰——“皇家君主”号(HMS Royal Sovereign)(君权级战列舰),该舰随后成为各国战列舰设计的样板。它采用4门双联装主炮,以前后各配置一个炮塔的方式安装在舰身纵轴线上,加强了副炮群的数量及射角分配,能将所有火力集中于侧舷,战列舰的称谓名称又恢复了。此后,战列舰普遍采用钢质舰体,满载排水量可达到12000吨,采用螺旋膛线的主炮口径达到300至350毫米,舰体防护装甲的厚度达到230至450毫米,航速为16至18节。此时,舰炮威力、装甲防护力、航速和排水量等,成为各国公认的建造战列舰的四大要素。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俄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国的海军纷纷建造或进口大批战列舰。战列舰已经成为海军强国实力的象征。

此时的战列舰大多装备两种口径的主炮,一级主炮布置在舰体纵向中轴线上,用于对抗敌方主力舰,二级主炮布置在舰体两侧,用于对抗巡洋舰及轻型军舰。动力多采用往复式蒸汽机。

1906年,一种全新的战列舰出现了。无畏舰(Dreadnaught)的名字来源于英国海军的无畏号战列舰(HMS Dreadnaught)。它采用了统一型号的重型火炮,以及高功率的蒸汽轮机。其设计实现了意大利著名工程师库尼贝迪上校的构想,排水量17,900吨,航速21节,装备有安装在五座炮塔内的10门305毫米主炮,24门76毫米副炮,水下鱼雷发射器5座,这比当时其它最大的装甲舰的火力还要强1倍以上;两舷,炮塔和指挥塔的装甲厚达280毫米。无畏号的下水,加快了各国海军的竞争。德国的拿骚级战列舰、美国的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及其后续舰纷纷采用无畏号的标准。此类战列舰被统一命名为“无畏舰”。其特征可以概括为:统一口径的主炮(通常口径为11至13.5英寸),主炮塔布置于舰艏和舰艉,以及交错布置于舰身舯部。排水量大多为20,000吨以上,一般使用蒸汽轮机作为动力,航速超过19节。这一时期,英国和德国展开了大规模的海军军备竞赛。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共有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73艘,德国则有52艘。

随着战列舰的主炮口径增加到13.5~15英寸,火炮有效射程不断增大,主炮炮塔都布置在舰体水平纵向中轴线上,减少或取消舯部的主炮塔,排水量增加到25,000吨以上,这种无畏战列舰通常被称为“超级无畏舰”,日本称为“超弩级战舰”。英国的猎户座级战列舰、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德国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美国的内华达级战列舰、日本的扶桑级战列舰,及其后续舰都可以视为典型的超级无畏舰(Post-Dreadnaugh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纪录片之家

GMT+8, 2025-1-13 05:31 , Processed in 0.10784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