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之家.十七岁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0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讯] 英西加莱海战及傳奇的德瑞克爵士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7 07:2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背景:
     16世纪,是老牌西欧国家黄金时代的开始。但这并不是说这些国家内部发展加快,而是它们较早地走向了世界,通过掠夺世界财富来繁荣自己。一山容不得二虎,当两个强盗把手伸向同一个地方的时候,争夺和战争就在所难免了。

    16世纪,封建的军事殖民帝国西班牙在西半球不可一世,垄断了许多地区的贸易,其殖民势力范围遍及欧、美、非,亚四大洲。据统计,公元1545—1560年间,西班牙海军从海外运回的黄金即达5500公斤,白银达24.6万公斤。到16世纪末,世界贵重金属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线和其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拥有100多艘战舰,3000余门大炮,数以万计士兵的强大海上舰队。无独有偶,16世纪中叶,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血腥立法、海外掠夺,特别是把海外贸易与赤裸裸的海盗行为结合在一起,并得到国王支持,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同时有着强烈的向外扩张愿望。

    英国的扩张,必然同西班牙发生矛盾。对于西班牙来说,自然不允许其他国家分占他来自殖民地的利益。英国的海上抢劫以及对美洲的掠夺严重地威胁着西班牙对殖民地的垄断地位,引起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仇视。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诉诸武力,他勾结英国天主教势力,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为此,他在英国组织颠覆活动。

    玛丽早在1568年就因苏格兰政变而逃到英国,被伊丽莎白所囚禁。当英国的天主教徒在西班牙的怂恿下谋刺伊丽莎白而另立玛丽时,伊丽莎白乘机处死了玛丽。腓力二世谋杀不成,就决心用武力征服英国。

    当时,英国的海上实力并不强大,难以与西班牙海上舰队相匹敌,只能靠海盗头子德雷克、豪金斯和雷利等人组织的海盗集团在海上袭击、拦劫西班牙运载金银的船只,进行海盗活动。而腓力二世却拥有一支庞大的舰队——“无敌舰队”。

戰爭:
    1588年5月末,西班牙“无敌舰队”从里斯本扬帆出航,远征英国。这时“无敌舰队”共有舰船134艘,船员和水手8000多人,摇桨奴隶2000多人,船上满载2.1万名步兵。显然,腓力二世是要利用西班牙步兵的优势,运用传统战法,冲撞敌舰,在强行登舰后进行肉搏,然后夺取英国船只,经英吉利海峡直捣伦敦。英国方面做了迎击准备,由霍华德勋爵任统帅,德雷克任副帅。英军共有100多艘战舰,载有作战人员9000多人,全是船员和水手,没有步兵。英国的战舰性能虽不如西班牙,但由豪金斯做了改进,船体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而且火炮数量多、射程远。这种战舰既可以躲开西班牙射程不远的重型炮弹的轰击,又可以在远距离对敌舰开炮,以火炮优势制胜。

    8月6日,“无敌舰队”到达法国加莱,停泊在海上,想与驻佛兰德尔的西军联系。由于后者未能及时到达,会师计划落空,后面又有英舰尾随,无法等待,只得继续前进。第二天夜间,昏暗无光,云雾重重,海面刮起强劲的东风,西班牙船员都已进入梦乡。英国人巧施妙计,把6艘旧船点燃,船内装满易燃物品,船身涂满柏油。6条火龙顺风而下,向西班牙舰队急驰而去。顿时,火海一片,烈焰熊熊,“无敌舰队”一片混乱,在断缆开航时各船乱成一团,有的相撞沉没,许多船只烧毁。

    8月8日,两军在加莱东北海上进行了会战。西班牙的战舰高耸在水面上,外形壮观,但运转不灵,虽然人数和吨位占优势,却成为英国战舰集中炮火轰击的明显目标。英国战舰行动轻快,在远距离开炮,炮火又猛又狠,打得“无敌舰队”许多舰只纷纷中弹起火。西班牙开炮向英舰射击,却不能命中英舰,英国舰只尽可能避免进入西班牙火炮射程之内,在远处灵活闪避,活动自如。这种远距离炮战使西班牙舰队的步兵和重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激烈的炮战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双方弹药用尽,轰击才告终止。“无敌舰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两只分舰队的旗舰中弹、撞伤,一个分舰队司令被俘。

    剩下的西班牙舰只乘着风势向北逃窜,准备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    狼狈逃窜的西班牙舰队弹尽粮绝,更倒霉的是在海上接连遇到两次大风暴,有的船只翻沉了。不少士兵、船员被风浪冲到爱尔兰西海岸,被英军杀死。到1588年10月,“无敌舰队”仅剩43艘残破船只返回西班牙,以近乎全军覆没的结局惨败。而英舰没有损失,阵亡海员水手只有百人左右。

影響:
    英西加莱海上一战表明,舰船的机动灵活和火炮优势取代了以往海战的短兵相接、强行登船的肉搏战,海上战争从此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格局。这次海战实质上是后起的殖民主义英国与老牌的殖民主义西班牙之间的一场决战。英国在海上大获全胜,击败了最强大的对手,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海上霸权,从此取得霸主地位。西班牙则因“无敌舰队”的覆没而一蹶不振,从此衰落下去。

    由于英国取得了海上霸主地位,使其本来一个仅有数百万人口的孤岛小国一跃成为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并在以后好几个世纪中保持着世界“第一强国”和“海上霸主”的地位。它凭其大炮利舰,在世界各地肆无忌惮,横行霸道。16世纪末,英国几次派舰队去侵掠西印度群岛。接着,英国开始组织向北美的殖民活动。1607年,3艘英国船航行到北美,在今天的弗吉尼亚沿海建立詹姆斯顿,这是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永久性的殖民地。英国殖民者巧取豪夺,蚕食印第安人的土地,在北美的大西洋沿岸逐步拓殖,不久又开始从非洲掠卖黑人到北美,在这里靠奴隶劳动榨取财富。从黑人奴隶的贩卖中,英国也攫取了巨额的血腥利润。16世纪后半期,英国国势空前强盛,生产不断增长,经济走向繁荣,伦敦成为国际贸易和信贷的中心。1500年,伦敦大约有5万人口,过了一个世纪,它的人口增加到原来的5倍左右,而且还在继续增长。这种繁荣是建立在本国劳动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血泪上面的。

    加莱海战及其英西由此兴衰,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谁拥有制海权,谁就是强大者;谁失去制海权,谁就要受制于人。14世纪起,西班牙成为海上强国,因此不断强大;而当其“无敌舰队”覆灭之后,便迅速从世界强国的顶峰上跌落下来。英国海军从1546年正式组建以来,其强弱与国家兴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英国海军开始仅是一支不起眼的力量,后经不断扩充,发展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大海军,先后曾击败过16世纪末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荷兰舰队、18世纪法国海军,截至1938年,英国海军舰船总吨位达214万吨,数量近700艘。与此同时,英国国家实力也不断强大,一度英国海外殖民地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比英国本土几乎大100倍,殖民地人口达4亿多。经本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海洋霸主地位直线下跌,逐渐沦为二等海上强国,其国际地位也随之下降,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逐步变小。所以,美国人马汉认为:谁拥有优势的海军,谁就能控制海洋,夺取制海权,因而也就可以取得全球霸主地位。美国正是按照马汉的这一思想,大力加强海军建设。目前,它是世界一流海军强国,同时也是富强发达之国。

    制海权对今天和未来更为重要!因此,英西加莱海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天来说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更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 本帖最后由 adyu 于 2008-9-7 07:2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家元 +10 收起 理由
aeonhades + 10 感谢您的分享哦^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9-7 07:26:14 | 只看该作者
另一種說法:

傳統上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說法有許多都是迷思,而且是英國歷史學家們自己一廂情願。近年來打撈水底殘骸,再加上比對西班牙古文件的資料,得出許多和舊說不同的結論。

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西班牙無敵艦隊的組成。「無敵艦隊」給人的印象是龐大無比的艦隊,英國艦隊則數量遠遠不如。事實上,西班牙艦隊有130艘船,其中只有60艘左右算是軍艦,其他都是運輸船,最大的幾艘船都是運輸船而非戰艦(galleon),具有真正戰鬥能力的galleon只有約20艘。英國艦隊一開始約有120艘,軍艦約30多艘,但galleon級的也是20艘,但是後來增援的越來越多,在後面階段增加到了約190艘。所以以數量而言,西班牙艦隊其實居於劣勢。

再其次,傳統上認為西班牙艦隊的砲口徑較大而射程較短,英國的長程火炮比西班牙多出三倍; 而西班牙的中程重炮比英國多三倍。這個觀點以英國歷史家 Michael Arthur Lewis 為代表,但事實上現代學者對 Lewis 多有批評,認為他採取英國人的主觀意見,對西班牙方面的文件研究得不是很深入。

現代打撈西班牙沈船,加上仔細研究西班牙紀錄結果,發現西班牙艦隊艦砲口徑和尺寸大小跟英國艦隊使用的類似(雙方使用的口徑都很龐雜),他們船上裝的大口徑重砲都是準備給陸軍登陸後使用的,都還是處於分解了裝在貨艙裡的狀態,不是用作艦砲。英國艦砲在較長距離時可能比較準一點,西班牙的砲準度較差,但以其接近登船的戰術來說,準度不是那麼重要。不過,很重要的一點是:英國艦隊的火砲數量比較多,以最早接戰的120艘船來說,火砲總數比西班牙艦隊大概就多了20%以上(這個數字是印象派,:-))。

除了火砲數量較少外,西班牙戰術是以搶登敵船為主,所以船上有許多士兵。他們的火砲則很少用來進行遠距離交戰,都是裝好彈,留一個人準備發射,其他士兵都到甲板上準備;當接近到登船前的一刻,火砲一陣齊放,然後士兵們一擁而上。由於這個戰術,西班牙的艦砲都不是裝在有輪子的砲車上,反而使用平底砲車,砲手們也不習慣於在戰鬥中重裝,因此重裝所需時間是英國艦砲的兩倍,許多大砲在發射後也沒有重新裝填。英國歷史家因此誤認為西班牙艦隊在前幾天作戰中耗盡彈藥,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西班牙文件記錄顯示,這次戰役中有的船的用彈數量有低到每天每門砲平均 1.1 發,還剩下一大堆彈藥沒用,不但沒有彈藥不足的問題,更證明對了砲擊的不重視。

為什麼西班牙對砲擊不重視,而要用登船戰術呢?別忘了,這時期海上探險方興未艾,雖然航海技術有很大的進步,但是在海上戰術上還是處於新舊交替的階段。在此役之前,幾乎所有的海戰都還是遵循著羅馬帝國時期以來的登船戰術,弓矢、大砲等等都只是輔助手段而已。此役的17年前(西元1571年)西意聯合艦隊在東地中海和土耳其回教徒合戰的 Lepanto 之役,雙方所使用的都是划槳的 galley 和 galleasses,完全還是從羅馬帝國海軍傳下來那套登船作戰法;而在無敵艦隊中,甚至還有四艘帆槳並用的 galleasses,正證明了登船戰術的傳統。而1588年這場戰役正是新的英國戰術成功塑造未來海上戰術趨勢的一場戰役。

英國由於沒有大量陸軍,在船上的士兵不多,沒有辦法用海上陸戰法,所以盡量使用大砲火力。他們的船航行性能較佳,貼風航行的角度比西班牙船少了差不多十幾度,所以可以一直保持在上風位置,讓西班牙船無法靠近搶登。英國艦隊在作戰前面幾天對西班牙船隻的航行能力還沒有完全掌握,所以保持較遠的距離,戰果不彰。後來瞭解西班牙船隻性能後,在火船攻擊的第二天大戰時,就就把距離縮短,近到可以使用火繩槍的距離,西班牙方面記錄在戰鬥中連對方的喊聲都可以聽到,但是還是保持距離。其實當時火砲威力不是那麼大,除了能殺傷人員外,很難把敵艦擊沈的。例如西班牙旗艦聖馬丁號在8月4日和英艦交戰一個鐘頭,只被打斷了一根旗桿;而在8月7日火船攻擊後的第二天,她被英國艦隊主力圍攻了整整九個鐘頭,英艦還是沒辦法把她擊沈。

以戰術來看,英國艦隊雖然比較成功,但在戰略上應該算是失敗的。他們的任務是要防止西班牙艦隊到達海峽跟西班牙陸軍會合,但是在8月7日火船攻擊前,西班牙艦隊仍然保持完整,英國艦隊根本無法突破西班牙的新月形陣式。而就算在8月8日大戰後,西班牙艦隊總共也只損失了6艘船,其中只有2艘是被英艦擊沈的。西班牙整個計畫的失敗在於陸軍方面沒有準備好,未能及時到達英吉利海峽跟艦隊會合,而非艦隊的錯。8月9日西班牙艦隊進入北海時,仍然有一百二十幾艘船,所以英國海軍就戰略上來說是任務失敗,不過是運氣好罷了。西班牙艦隊在戰鬥中有損傷,但實際損失不多,卻在繞過蘇格蘭回國的路上因天氣的關係損失了一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9-7 07:36:03 | 只看该作者
法蘭西斯·德瑞克(Francis Drake,1540年-1596年1月28日),英國探險家、著名海盜,據知他是第二位在麥哲倫之後完成環球航海的探險家。

http://updatecenter.britannica.c ... 70&rendTypeId=4

環球探險
*1567年-德瑞克第一次探險航行,從英國出發,橫越大西洋,到達加勒比海。
*1569年-第二次探險航行,從加勒比海再往前,到達了中美洲。
*1577年-第三次探險航行
  德瑞克循著麥哲倫的航線出發。由英國前往南大西洋,抵達了南美洲東海岸。
    *1578年-發現了合恩角和德瑞克海峽,德瑞克海峽就是用他的姓氏命名。8月時德瑞克通過了南美洲南端最危險的麥哲倫海峽。為了紀念所剩下來的最後一艘船,德瑞克將之改名為金鹿號(Golden Hind),因為此船贊助人海頓爵士的徽章盾牌上是一隻金鹿。
    *1579年-德瑞克與金鹿號在沿著南美洲西岸往北航行,北上一直航行到北緯48度的加拿大西海岸,發現無法通過北冰洋,只好改為橫越太平洋向西航行,經過菲律賓群島,穿過馬六甲海峽,橫越印度洋,繞好望角再次橫越大西洋
    *1580年9月26日回到英國普利茅斯
*1581年4月,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親自登船賜德瑞克皇家爵士頭銜。
*1588年-德瑞克成為海軍中將,在軍旅中曾擊退西班牙無敵艦隊(Spanish Armada)攻擊。
*1596年-1月28日,他因痢疾病逝於巴拿馬。


三次遠航的地圖

The reproduction of Sir Francis Drake's ship, the Golden Hinde, is berthed on the south bank of the Thames River in London, England, near the Millennium Bridge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Shakespeare's Globe Thea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9-7 08:54:29 | 只看该作者
嗯,这样的题材还是头一次看到,谢谢楼主的好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9-7 08:59:25 | 只看该作者
电影 伊丽莎白:黄金时代 讲的就是这段故事





[ 本帖最后由 aeonhades 于 2008-9-7 09: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纪录片之家

GMT+8, 2024-12-26 02:40 , Processed in 0.10655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