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之家.十七岁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讯] 健康心理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5 11:4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健康心理是指心理上的健康状态,本节将介绍健康心理的定义、重要性、基本标准及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和方法。
  健康心理的基本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始于本世纪70年代,首先受到预防医学专家的重视,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健康心理学,成为健康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
  1.健康心理的定义
  健康心理是指心理上的健康状态,当人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即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相对稳定、相对协调、充分发展,与客观环境统一和适应。
  2.健康心理的重要性
  健康心理是个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心理与健康生理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又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即心理变化会引起一系列生理的变化,强烈或持久的负性情绪会引起生理器官病变或系统功能失调,诱发生理疾病、心身疾病(即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对此评价: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使人得病;积极、愉快、意志坚强和情绪乐观可战胜疾病,更可使人强壮和长寿。因此,生理健康并不能保证一个人的心理也是健康的,只有具备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及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有巨大的智慧潜能,而这种智慧潜能又存在着很大的开发潜力,环境和教育因素是人类潜能开发的外因,遗传因素是内因之一,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对人类而言,这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心理健康者较容易适应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变化,能根据客观的要求主动调整自己的言行,也能尊重客观现实的规律,正确地认识世界,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可以使个体产生发挥个人潜能的动力,还可以对个人潜能的发挥有着维持和调节作用,并使这种潜能的发挥保持健康的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生活的改变,人们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新的挑战。
  首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进步的。到了本世纪80年代,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日益表现出来,社会不仅要求人才具有良好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在调查了众多成功人士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能,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
  其次,社会的发展将引起更多的心理疾病。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闲暇时间减少;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优胜劣汰;各种文化的交汇融合等等,都会给现代人造成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在日益复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耐受挫折的能力,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刻不容缓、义不容辞的责任。另外,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科学的发展,使人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第三,随着国家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独生子女人数不断增加,“独生子女时代”已经到来。特殊的生养环境,形成了独生子女特有的心理素质,如何扬长避短,造就中华民族高素质的接班人,无疑已成为国内心理学界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
  总之,心理健康问题已远远超出了医学范畴,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重视心理保健已成为世界性趋势。
  3.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心理健康缺乏象生理健康那样精确的指标,对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使得国内外一些心理学专家和学者努力探索和研究。由于心理健康本身的复杂性,至今人们对其标准的认识和表述仍未统一。综合国内外心理学家提出的各种心理健康标准,结合我们自己的想法,认为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具有正常的智力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智力是人们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实践活动能力的综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比较,智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大些。敏锐的观察力、集中的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思维力、良好的记忆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成为情绪控制的主人
  心理健康的人可以接纳自己的一切方面,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情绪安定,积极向上,总是快乐、满意、宁静等积极情绪多于忧伤、痛苦、紧张、不安等消极情绪。情绪本身具有波动性特点,心理健康者能够适度调节,成为情绪控制的主人,避免狂喜狂怒、忽悲忽喜,心情经常保持乐观、开朗,没有不必要的紧张感和不安全感。
  (3)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又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者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助人为乐;积极的态度多于消极的态度。人际关系紧张的人,随时担心别人整自己、害自己,心理负担极重。
  (4)良好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
  经常不能有效地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对现实环境的能动适应和改造,是指有积极的处事态度,与社会广泛接触,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正确的认识,其心理行为能适应社会文化的进步趋势,勇于改造现实环境,从而达到自我实现与社会奉献的协调统一。心理健康者能够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对现实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对自己充满信心,能够妥善处理遇到的困难、麻烦。
  (5)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个性重要的精神支柱。健康的意志品质应具有: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实现目标的坚定性,又有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情绪和行动,不放纵任性。心理健康的人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有理想,不怕困难、不畏艰险。
  (6)具有完整与健康的人格
  人格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的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格的健康。一个人没有心理疾病,还不能说其有健康的人格。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特征是:
  1)自我意识延伸 心理健康者会主动地将自己推延到自身以外的兴趣和活动, 投入到对自己有意义的活动中。
  2)自我与他人关系融洽 心理健康者对别人有同情心,有爱的能力, 能够真正地同别人发生相互作用,给予别人温暖、理解和亲密。这种能力又能使其容忍他人的不足和缺陷。
  3)有情绪安全感 心理健康者自身没有不安全感, 他们可以接受自己好坏优劣各个方面,不受自己情绪的支配,对挫折、恐惧和不安全感具有耐受性。
  4)知觉客观 心理健康者能无歪曲地知觉现实,与实际保持联系,并实在地接受现实。
  5)有各种技能,专注于工作 全心全意地投入某种工作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并且是心理健康的一个必要条件。
  6)自我形象是现实客观的 心理健康者的自我形象是现实客观的, 他们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特点和现状。
  7)人生观统一 人格的核心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人格,是现代化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心理素质方面的体现。
  8)与年龄相符合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有不同的人生任务。心理健康者应具有与相同年龄段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
  4.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和方法
  (1)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
  1)生理学措施 生理学措施是指从受孕期到老年期各年龄阶段人体脑神经系统的保护,制定各种预防损伤的保健服务,并纠正父母不良行为对胎儿的影响。如实施计划生育优生政策,防止和减少遗传性、先天性疾病的发生;加强妇女保健和围产期保健,防止婴幼儿脑损伤和脑缺氧;定期健康检查,消除不良影响,促进生长发育,防止智力障碍发生等。
  2)心理学措施 根据人生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需要, 给予相应的心理健康指导,学会心理调适和平衡,使情绪困扰减低到最小限度。提高对人生转折期的适应能力,培养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生活本身具有积极意义和崇高目的,有益于社会、他人和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
  3)社会化措施 社会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远比生理和心理难以控制,因为社会的因素受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制约。社会措施主要包括减少可能引起的人格偏差或心理疾病的所有社会压力,以及提供给每一个公民健全生活环境的措施等。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直到80年代中期才在某些高校开展此项工作。目前已较普遍地设立了心理咨询或辅导中心,开展心理咨询、指导和教育工作。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1)思想性 把心理健康教育与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教育人们在学会心理防御机制的同时,应有宏观的理想和目的。
  2)科学性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这样才具有说服力,使受教育者信服。
  3)实践性 心理健康教育在于调整和改变人的行动,强调自觉,关键要使人们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4)针对性 对于大众的教育应立足于普及,要有针对性,通俗易懂,切实可行。
  5)多样性 运用多种教育手段,采取多种教育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

    心理健康的人必须有一定社会适应能力,本节将详细介绍挫折、应对挫折的方法、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等。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
  1.挫折
  在人们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努力去做的事会失败,需要的东西却未满足的心理体验,心理学中把这种由于遇到障碍或干扰,其需要不能满足时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和紧张状态称作挫折。
  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遭受挫折总是难免的。挫折常使人的心理处于紧张状态和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胃液分泌减少,失眠、焦虑、抑郁等。挫折似乎只有消极意义,其实不然,若处理得好,挫折同样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心理素质坚强的人,对挫折的承受力极大,面对困境,主动积极地迎接挑战,以百倍的力量去努力奋斗,以摆脱挫折的困扰。在挫折面前,强者常利用挫折对个体的有益作用来提高自己的活动力量。而对弱者,挫折则会减弱个体的成就动机水平,降低个体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水平,减弱自我控制力,使弱者显得更加无能为力,甚至发生行为偏差。与强者不同的表现是,弱者面对挫折悲观失望,畏缩后退,冷漠无情,焦虑,甚至采取攻击、压抑、倒退、轻生等方式来自我解脱,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些消极方式的利用,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造成个体动机、认识、情感上的障碍。
  2.影响人们对挫折忍受力的因素
  (1)个体生活经历
  一帆风顺的人比经历坎坷的人对挫折的忍受力弱。心理学家认为:在儿童期挫折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少,日后的生活中将不知如何应付挫折;太多,则会影响其人格发展,容易形成自卑、怯懦等人格特点。
  (2)躯体状况
  有躯体疾病和缺陷的人较常人对挫折的忍受力弱。
  (3)认知评价
  同样的挫折,却由于人们的判断不同,挫折感受也就不同。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培养和增强个体对挫折的忍受力,将有助于个体适应环境,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促使心理健康。
  3.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
  当人们遭遇挫折、伤害等不测事件时,为了度过难关,平衡心理,主观上通常不自觉地会选用某种调节的“心术”,以达到“内适应”,这种过程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又称为心理自卫机制或自我防御机制。
  (1)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
  有学者将心理防御机制概括为以下特点:
  1)任何与个人的愿望相冲突的刺激,都可能自发地唤起心理防御机制;
  2)心理防御机制总是以某种行为模式而表现的;
  3)防御机制保护自我或自尊在面临威协时免遭可能的伤害,或以间接满足需要的方式提供出路;
  4)防御机制用以对抗挫折引起的焦虑、痛苦、不安等情绪;
  5)防御机制并不改变事实,而仅简单地改变人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或思考方式;
  6)防御机制总是不同程度地与歪曲事实、自我欺骗相联系;
  7)防御机制主要是无意识的;
  8)大多数防御机制虽可暂时免除或减轻痛苦或不安,但现实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只能起到一种回避现实的作用,有时反而会使问题复杂化,甚至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情景之中。
9)人们有时是在正常状态下,有时是在变态状态下使用防御机制的。
  (2)心理防御机制的种类
  心理防御机制种类很多,可归纳为20余种。根据其形状可分为排他、幼稚、神经症及成熟性防御四大类。
  1)排他性防御 又称精神病性或自恋性防御,其特点是精神病态的自我中心,无视客观现实。诸如:
曲解:当挫折出现时,主观上将它歪曲解释,虚幻地满足内心的企求,如“打肿脸充胖子”便是曲解。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在我国并不少见,阿Q的“精神胜利”也属于曲解,挨人打骂后便称“儿子打老子,活该!”
  否认:当正视现实、直面人生感觉实在受不了时,否认能挽一时之溃。如“眼不见为净”,“掩耳盗铃”,均属于否认机制。大凡意志薄弱而知识结构又单纯的人,常会情不自禁地使用否认机制。
  2)幼稚性防御 又称不成熟性防御,为幼儿中普遍使用,成年人中也常不弃尽。
  幻想:受条件限制达不到主观上企求的目标而心神不宁时,不少人会“画饼充饥”或做“白日梦”,从幻想中求得满足。
  退行:又称退化。面对某尴尬与不幸时,一些人表现出幼稚的举动,大人象孩子一样,便是退行。因为孩子不承认社会责任,其行动可任性些,故自己不自觉地成了孩子般后,生活会相对显得轻松些,紧张或苦恼也自然有所减轻。
  3)神经症性防御 此种防御机制有人认为神经症患者用得更多,具体分析时,非神经症患者也广泛使用。
  转移:遇到冲突时,将对立面移向无争抗能力的他人它物,以方便地达到宣泄恨怒等紧张不安的情绪。如窝囊的男人在社会生活上受了委屈后回家打骂妻子儿女,迁怒家人。有些青年恋爱失败后,把悔恨泛化地推向所有异性,决定独身一辈子。
  合理化:又称文饰。这一防御机制或许是人们用得最多的,当际遇到不顺意时,会找出种种似是而非的理由,文饰不愉快。如丢了钱就说“破财消灾”,贫困拮据者尤为欣赏“知足者常乐”。最出名的合理化防御是“酸葡萄”、“甜柠檬”心理。
  4)成熟性防御 这种防御机制是健康人主要使用的,不良副反应小,比较受称道。
  升华:个人的欲念受到阻抑困扰时,跨越痛苦而不消极沉沦,转而焕发崇高的理念,把自我的不满足抛在一边,全身心投入某种有价值的活动,创造出卓越的成就。升华使人摆脱灵与肉的煎熬,在内心重新获得平衡的同时,迸发出成倍的光和热。
  幽默:幽默令人破涕为笑,化解尴尬为趣味,生活中很少有比它更神奇的调料。幽默既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也可以说是对严酷或平淡的现实生活的人性探索。
  4.心理防御机制的健康评价
  心理防御机制是人类抵挡各种精神疾患与身心疾患的免疫系统。不同的防御方式,效价不一。但所有的防御机制都有利有弊,适度地运用均不失维护健康的手段。心理防御机制只是保护心理健康的,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并不大。同个人心理健康有关的心理活动,还有自我精神支持系统,即: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自立。这“五自”有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相对于心理防御机制来说是主动、果敢的要素。
  5.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
  (1)走出认识误区
  有人认为没有挫折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事实上,挫折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挫折是否必然使人倒霉,给人以摧残,并不在于挫折本身,而在于我们对挫折及形成挫折条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倘若你把挫折看成财富,你将拥有真正的幸福。
  (2)努力提高能力,不断完善自我
  一个人如果有较强的能力,那就能够完成更困难的任务,因为能力的强弱与任务的难度成反比。在同样一项任务面前,能力强的人就会认为难度较小,相反则会感到困难重重,这样就容易产生失败,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断完善自我,就会减少遇到的困难,减少挫折的产生。
  (3)保持适当的期望,不断调整目标
  应把目标限制在自己的能力之内。目标太高,不停地追求自己所达不到的目标,结果只会是挫折及悲观失望随着自己的这种追求进一步加深;目标太低,自身的能力则难以合理利用和充分开发,同样会产生能力受挫之苦。

    心理健康的人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本节将详细介绍人际关系的定义、心理障碍、影响因素及心理调适等。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1.人际关系与交往
  (1)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人类心理健康的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致。人际关系的研究对健康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
  (2)人际关系与情绪反应
  人际关系是由于人际交往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其重要特点是情绪性,人际关系中情绪是以满足的程度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的好坏可产生两大类情感。一类是结合性情感,表现为人际关系中的肯定、接纳、积极的态度,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另一类是分离性情感,表现为否定、排斥、消极的态度,会削弱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彼此相容,即人与人之间心理上距离很近,双方都会感到心情舒畅、愉快。相互排斥,则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较大,彼此都会感到孤独寂寞,心情抑郁,以至损害健康,甚至走上绝路,如婆媳关系不和、子女虐待父母、父母对子女苛刻等。
  (3)影响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
  1)邻近性 “远亲不如近邻”。通常人与人之间在地理位置上越接近者,交往机会越多,容易形成较密切的关系。
  2)交往频率 指人们在单位时间内相互接触的次数。一般交往频率越高,越容易形成共同的经验,产生共同的语言和感受,即交往频率与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成正比例关系。反之长久不交往,关系就逐渐疏远。当然交往的内容也不能忽视,如交往只是互相应酬,即使频率再高,也难以形成真正的友谊。

  3)态度的相似性 人与人之间若对某人或某种事物有相似的态度,如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或兴趣爱好等,就容易引起彼此间思想上的共鸣与行为上的同步,形成密切的关系。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以群分的基础就在于他们对事物是否有相同的态度,“相见恨晚”,就是态度相似性在交往上的表现。
  4)需要的互补性 当人意识到自己有某种不足时,会发自内心地羡慕具有这种特点或能力的人,愿意与其接近,以便在彼此的交往中,通过取长补短,使双方的需要都得到满足。
  (4)人格与人际关系
  人格常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良好的个性品质是人际关系的基础。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以下人格特征容易阻碍人与人之间的吸引,不利于人们的团结与协作:1)不尊重他人,对人缺乏感情;2)自我为中心;3)对人不真诚,只关心自己,不顾别人的利益和需要;4)过分服从并取悦于他人;5)过分依赖他人且丧失自尊心;6)嫉妒心理;7)怀有敌对、猜疑、偏激情绪;8)过分自卑;9)情绪孤僻,不愿与人交往;10)怀有偏见、固执、不愿接受他人规劝;11)好高骛远,苛求他人;12)过多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报复心理强等。
  通常把自我和集体统一起来,严于剖析自我的人,抱负水平中等或偏低的人,过分压抑自我的人,人际关系多是融洽的。而那些自负、自满的人,具有孤独感的人,高抱负水平的人,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矛盾。当然还应与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调节机制等综合起来分析。
  2.人际关系的心理障碍
  人际关系的心理障碍是指交往过程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主要有:
  (1)恐怖心理
  表现为与人交往时(尤其是在大众场合下),会不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至于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严重害怕见人,称为社交恐怖症。其中有些人主要表现为对异性的恐惧,称为异性恐怖症。
  (2)自卑心理
  表现为在交往过程中缺乏自信,想象成功的体验少,想象失败的体验多,感到自己不行,缺乏交往的勇气和信心。特别是在与名人、权威、长者的交往中尤为突出。造成自卑心理的原因除自身评价过低外,往往在过去经历的交往过程中曾受挫折,如受人冷遇、讥笑、指责等;另一原因是对自己期望不高,把自己的交往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一旦遇到新交往的环境,就会感到害怕,没有勇气打开局面。
  (3)嫉妒心理
  表现为对交往对方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抱以嫉恨,乃至在行为上冷嘲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行为。
  其它还有害羞心理、孤僻心理、自傲心理、猜疑心理、封闭心理、逆反心理、固定角色心理、敌对心理、干涉心理、强迫心理等不良心理状态。以上人际交往障碍对人际交往所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不敢或不能与人交往;交往变得困难;交往给人带来不愉快、压抑等消极情感体验。
  造成人际交往中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个性缺陷或人格障碍;缺乏社会经验,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曾在以往的生活中受到过种种挫折;压抑情绪或受到错误的思想观念影响。
  3.人际关系的心理调适
  (1)克服知觉在人际关系中的偏见
  人际交往中,人们会利用多种可能的信息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乃至作出人格上的判断,并据此提出相应人际关系的假设。这种人际知觉会对交往行为和交往过程产生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然而,人际知觉中的习惯性错误经常存在,从而给人际交往带来不同程度的障碍。因此,必须克服可能造成的知觉心理偏见,进一步改善人际关系。
  1)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又称优先效应或首因效应,指第一次见面时获得的关于对方的年龄、姿态、仪表、服装、谈吐、气质方面的初次印象) 在人际关系中,第一印象至关重要。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的印象,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的解释。第一印象的作用具有实际意义。一方面,在看待别人时要尽量避免第一印象的影响,因为它往往导致偏见;另一方面,要注意给别人留下第一良好印象,这对以后的交往显然是有利的。
  2)月晕效应(月晕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指在观察某个人时,由于对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印象极深,象晕轮一样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品质和特征的知觉,即所谓“以偏概全”、“一俊遮百丑”) 在人际交往中,如看到一个人穿着整洁、得体,则很可能认为他做事也细致、有条理,甚至负责任。
  3)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在人脑中存在着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一个人见到他人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按其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特征对他进行归类,并根据已有的关于这类人的固定形象,作为判断其个性和确定其交往方式的根据) 如年青人总认为老年人是保守的,固执己见的;老年人则认为年轻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些都是在过去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对他人作结论的结果。
  (2)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改善人际关系,增进人际交往,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对心理健康起着重大作用。为此,针对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加强以下几方面调适:
  1)改善个性品质 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有良好的个性特征。个性缺陷是导致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背景因素或本质因素。为此,应培养热情、开朗、真诚、善良、宽容、尊重人、理解人、富有责任心、自强自立、乐于助人等一系列良好的个性品质。
  2)调整认识 认识是刺激与反应的中介。对人际关系有一种积极的、全面的、善意的认识是良好交往的基础。应该调整认知结构,加强思想修养,发展集体观念,学会全面、辩证地认识问题。
  3)学习交往技能 处理人际关系是一种能力、技术,可通过学习和训练来培养、提高。学习交往技能要注意以下几点:诚恳、热情,同等对待,对人要诚心诚意,关心体贴,不要阿谀奉承或冷冷冰冰;保持善意的幽默感,谈笑风生,切勿挖苦、讽刺或贬低别人;与人交谈时,要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眼睛注视对方,待对方讲完再发表自己的看法;讲信用,说话算数,不说谎话,言而有信;不卑不亢,自尊自爱,不丧失人的尊严,也不自命清高。
  4)掌握调节方法 运用心理学、行为学、语言学等理论和技术,可克服、矫正人际关系交往中的恐惧、紧张、焦虑、抑郁、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障碍。
  总之,心理健康并不仅仅是为了减少人际关系的矛盾和障碍,更重要的是为了充分地发挥人际交往的积极功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纪录片之家

GMT+8, 2024-11-1 20:21 , Processed in 0.07494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