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之家.十八岁

标题: 野渡无人舟自横(1P) [打印本页]

作者: hc6260    时间: 2010-5-18 22:00
标题: 野渡无人舟自横(1P)
本帖最后由 hc6260 于 2010-6-12 15:39 编辑

,
http://www.cltc.cn/wz1.wma
作者: 起舞弄清影    时间: 2010-5-18 22:12
舟成了背景,宾主倒置了
作者: 回眸    时间: 2010-5-18 22:20
感觉花占画面的比重再少一点就更好啦,呵呵
作者: hc6260    时间: 2010-5-18 22:21
舟成了背景,宾主倒置了
起舞弄清影 发表于 2010-5-18 22:12



    宋朝有一个画院,有一次考画师,出的题目是:野渡无人舟自横.意思是说:旷野渡口处的摆渡船,因为没有艄公,那船只好横着漂浮在河面上.很多的考生都在 横 字上动脑筋,在“无人”上想办法.有的人画一只船漂在水面上;有的人画一只无蓬的空船直直的横在河中央;还有人画一只空船系在岸边的树桩上....只有一人画的与众不同.他画了一只麻雀,正招呼另一只落在船篷上的麻雀下来啄食.结果这个考生被录取了.
你觉得这个考生该不该被录取,为什么?
作者: hc6260    时间: 2010-5-18 22:22
这跟绘画上的“空白艺术”是相通的,通过侧面来突出自己要表现的主题比直接正面的写画更加有韵味值得品味。就象比较经典的另外一个例子:“深山藏古寺”高明的人不是突出画深山林里古寺怎样露出一点飞檐,而是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泉旁弯腰取水。有和尚箪食瓢饮的山水只中,林子深处不是会有古寺?这里的“野渡无人舟自横 ”所画的画也是在于写意,丹青要写是精神,是其中的自在、闲适、自然的意境。
作者: 起舞弄清影    时间: 2010-5-18 23:10
很直观的,就想看清那船
作者: suian    时间: 2010-5-18 23:30
想想如此意境  哪里有寻啊
作者: hc6260    时间: 2010-5-19 09:19
很直观的,就想看清那船
起舞弄清影 发表于 2010-5-18 23:10



    佛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作者: 起舞弄清影    时间: 2010-5-19 09:26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
作者: hc6260    时间: 2010-5-19 09:31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
起舞弄清影 发表于 2010-5-19 09:26



    呵呵,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对滚滚红尘还是无比眷恋呢。
作者: 起舞弄清影    时间: 2010-5-19 09:47
呵呵,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对滚滚红尘还是无比眷恋呢。
hc6260 发表于 2010-5-19 09:31



    美景还没看够嘛[s:273]
作者: hc6260    时间: 2010-5-19 09:51
美景还没看够嘛
起舞弄清影 发表于 2010-5-19 09:47



    确实对五彩斑斓的事物情有独钟[s:299]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
作者: 起舞弄清影    时间: 2010-5-19 09:56
确实对五彩斑斓的事物情有独钟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
hc6260 发表于 2010-5-19 09:51



    说得我又想去常熟了[s:269]
作者: hc6260    时间: 2010-5-19 10:24
说得我又想去常熟了
起舞弄清影 发表于 2010-5-19 09:56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未知的更应该去走访。
作者: 起舞弄清影    时间: 2010-5-19 11:40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未知的更应该去走访。
hc6260 发表于 2010-5-19 10:24



    有太多地方要去,忙不过来咯
作者: xte1930    时间: 2010-5-19 21:39
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凡夫俗子就喜欢看这样的《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者: 蓝水泥    时间: 2010-5-21 15:58
这图片有意境!
作者: 覃焘    时间: 2010-5-21 21:36
用虚幻的陪体作作品标题,文字又十分典雅。
作者: hc6260    时间: 2010-5-22 12:54
用虚幻的陪体作作品标题,文字又十分典雅。
覃焘 发表于 2010-5-21 21:36



    [s:299]




欢迎光临 纪录片之家.十八岁 (http://jlpzj.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