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及希区柯克的名作《爱德华大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格利高里•派克与英格丽•褒曼的俊美外表与苍白表演,达利设置的梦境中剪开幕布的布景,以及有龙套癖的希区柯克是如何神情呆滞地从电梯里快步走出。倒是很少提起,这部电影亦是精神分析电影中的开山之作,引领一代风气。
审视这部心理电影中的经典之作,虽然为演员、导演、艺术总监的盛名所累,但这部电影的叙事仍然是非常紧密的围绕着精神分析的阐释展开的,甚至从剧情的环境背景上也选取了一座心理诊疗医院。
精神病院的默奇逊院长即将退休,接手的是年轻有为的爱德华大夫。医院里年轻漂亮的女医生彼特森和他相爱,然而竟发现眼前的爱人不是爱德华大夫,而真实的爱德华的秘书,还前来指出这个冒牌货是杀害爱德华的凶手。然而彼特森却坚信自己的判断,努力帮助爱人解开心结,最终不仅为他治愈了童年留下的心病更洗清了冤情。
既然本片是开精神分析片风气的先驱者,自然需要向观众介绍精神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及方法,从而为观众搭建起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面貌,而这也恰是本片的重要使命。
正因此故,本片开头并未直入主题,而是以彼特森为一女性患者诊疗的过程向观众们介绍了精神分析的大体方法及原理。而此后又通过对另一病人的犯罪心理诊疗向观众介绍了犯罪心理的基本知识:童年的经历会在潜意识层面不断对人的心理发展变化产生影响,精神分析学认为人之所以患上心理疾病,以及出现行为偏差,与其过往的经历有直接关系;而一个人的所有经历中,其童年的经验对他(她)日后的行为和情绪情感有最重要的影响;一个人的情绪情感问题和行为偏差可以通过推理的方法得到解释;当这些问题得到合理的解释之后,患者将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从而不再焦虑,其症状会逐渐消失。
诚如导演借彼特森之口所说:“人们有时候会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感到内疚,这要追溯到他们的童年时代。小孩子总是希望不好的事情发生在他们不喜欢的人身上,然而一旦真的发生了,他们又觉得这是他们自己的过错,这就是犯罪情结,但其实只是小孩子的一场恶梦。”
然而细细看来,倒能发现导演在阐释精神分析基本理论的同时也不由得对其局限性和缺陷性进行着不断的拷问和挑战。
且不提希区柯克不断地借J.B之口说:“我才不相信弗洛伊德的那一套。”
更耐人寻味的是在彼特森与她的老师之间的那段谈话,她的老师倾向于基于理性和既存理论,这正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判断从而得出J.B是凶手的结论,而彼特森则认定患者仅是受困于自己的犯罪情结。让彼特森得出并坚持这样的结论的直接诱因是因为她已经深深地为J.B的人格所吸引,基于感情上不能相信J.B是凶手的情感诉求而做出修通情结的尝试。而这不啻是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发出挑衅的檄文,在阐释精神分析理论的同时也在反思其基本立足的合理性。
片中另一令人寻味的细节是,彼特森向J.B介绍为何自己也受过精神分析:原来每一个精神分析师在从业之前都要受到前辈的精神分析。在这样的传统之中,精神分析法的创造者——弗洛伊德,成了唯一一个没有被精神分析过的人。而他对是非的判断通过这样的传统进行着传递,从而成了此后精神分析的唯一是非观。本片的这一细节也正是在无声的质疑精神分析理论的判断准则。由于弗洛伊德不愿意遵照科学报告的惯例来阐释自己的观点,甚至不主张将他的资料进行数量化,所以要断定他的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或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是不可能的,这样的质疑更显得不无理由。
在拷问弗洛伊德打着理性幌子的浪漫主义的同时,本片也不动声色的引入了荣格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改良。荣格摒弃理智、反对父亲意像、公然向婴儿和女性退行、强调向潜意识学习、与阴影和解。
与前文所述的彼特森的出发点相对应,荣格也强调人性和自性。这样也为精神分析注入了灵魂、情感、价值、意义和精神,成为血肉充盈的存在。而本片的高潮部分,当J.B与彼特森沿山体滑下,即将坠入悬崖时,J.B回想起了自己童年时的阴影:他曾经在事故中无意地让亲兄弟丧命。而这时他终于修通了多年来苦苦回避的情结,与自己的阴影达成了和解,而这也正是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所提倡的进路。
当然,不管是弗洛伊德还是荣格,精神分析法到底是诉诸于不依靠数据统计的理性还是清醒的自性与温情的人性,多年来它还是以神秘和不确定吸引着大家;不管希区柯克是否意在叩问弗洛伊德的体系,又是否打算展示荣格的补充,《爱德华大夫》精彩纷呈的111分钟为普罗大众打开了一扇通往潜意识、梦的解析、移情与童年阴影的窗口。
欢迎光临 纪录片之家.十八岁 (http://jlpzj.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